平台聚势,链接全球—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载誉收官-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平台聚势,链接全球—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载誉收官
2025年04月25日
  • 10大海外展团,22个国家与地区的2,279家知名企业参展

  • 接待全球72个国家的90,571名专业观众,国际观众增幅56%

  • 全国10个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莅临,行业旗舰地位稳固

亚洲环保旗舰大展——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于4月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22个国家与地区的2,279家(2024:2,457)企业参展,展示面积达187000平方米,吸引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90,571(2024:90,120)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


慕尼黑博览集团资本品项目组执行总监CollinDavis先生表示:“在充满变数与挑战的时代浪潮中,中国环博会仍以其卓越的姿态与非凡的影响力,再次有力地彰显出自身作为环保领域创新策源地与知识汇聚枢纽的关键地位。

 

  • 政企同频,共赴绿色盛宴,夯实标杆地位

“十四五” 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入降碳、减污、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关键阶段,对高质量环境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升级。作为全球第二大、亚洲规模领先的环保专业展会,中国环博会始终是洞察产业风向、链接政商资源的核心平台。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先生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届环博会成功搭建了全球环保技术交流、产业合作与成果共享的高端平台,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本届展会及同期会议迎来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于会文,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夏科家等领导,以及环境领域多位院士莅临。来自上海、广东、安徽、广西、云南、湖南、深圳、甘肃、重庆等10个省(直辖市)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带队莅临,聚焦污染防治攻坚、双碳路径探索、环境治理市场化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调研。


“在环保政策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展会成为政府部门对接前沿技术、了解产业痛点的重要窗口。”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刚先生表示,“多地政府组团参与,不仅体现对展会专业性的认可,更标志着产业交流从企业端向‘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升级 —— 当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在展会现场形成共振,将加速推动环境治理技术落地与商业模式创新。”

 

  • 众士争辉,聚焦趋势引领,应对产业新生态

作为亚洲环保产业的年度盛会,第26届中国环博会汇聚水与污水、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大气治理、土壤修复、环境监测、碳中和等全产业链2,279家企业,以187,000平方米展示规模,再度印证其在亚洲环保领域的标杆地位。从核心装备到系统解决方案,从传统污染治理到新兴双碳赛道,参展企业全面呈现环保产业的技术厚度与创新活力。


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李其林先生认为:“作为亚洲地区的旗舰环保展,中国环博会一路见证了环境产业的不断发展,为生态环境产业加强沟通与合作提供了舞台,也为产业向外界积极传递开放、合作信息提供了重要窗口。”


“尤其在行业转型与市场低迷阶段,中国环博会为企业提供了精准对接政府、龙头企业及资本市场的优质平台,有效推动技术商业化快速落地。此外,中国环博会具有全产业链资源的厚度,从原材料供应商到终端处置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垂直协同效应,这在其他区域性展会上是难以实现的。”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镇先生如此评价到。


面对环保产业存量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的双重挑战,本届展会呈现“规模优化、结构升级”的新特征:整体展示面积略有调整,但细分领域亮点突出——水处理膜技术、杀菌消毒设备参展商数量同比增长18%,环境监测与智慧环保板块企业增幅达8%,反映出 “精准治污”“智慧监管”等刚需领域的旺盛需求。


杜邦水处理亚太区市场传讯经理Coco Wang女士表示:“中国环博会不仅是产品展示的舞台,更是洞察行业趋势、贴近客户需求的重要窗口。我们期待通过与参展观众的深度互动、生动的视频宣传及现场活动,进一步提升杜邦水处理的品牌影响力,同时深耕细分市场,挖掘更多合作机遇。尤其在当前行业环境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杜邦水处理希望超越传统展陈模式,通过参展传递企业对水处理行业的坚定信心与责任担当。”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副部长杨建虎先生表示:“中国环博会作为行业风向标,在‘十四五’双碳目标下,已成为低碳技术、碳监测、循环经济等新赛道的首发平台。相较其他展会,中国环博会政企对接高效,本地环保客户资源丰富且国际客户质量突出,主办方展前宣传筹备工作做的非常到位。”


同时,中国环博会持续为环保创新力量提供发展沃土:专为初创企业设立的 “Start-up 初创展区”,为29家科技型初创企业及科研机构提供了面向市场的首秀舞台,覆盖零碳技术、资源化装备、环境大数据等前沿领域;与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联合举办的 “第七届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大赛”,现场路演发布 10 项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这种 “研发 - 市场 - 资本” 的一站式对接,正成为环保创新的高效转化通道。


“中国环博会为绿色技术提供了量身定制的转化土壤”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科创转化部主任熊天煜表示:“环博会的初创展区、创新秀、绿创赛等环节,为实验室技术成果走向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全方位的展示,同时通过与清华环境等创新孵化平台合作为技术构建孵化和产业推广的深度支持。”


  • 链接世界,深耕跨境对接,解锁增长新极

作为全球环保产业的盛会,本届展会构建起中外环保力量交融的超级磁场 ——不仅吸引了众多中国环保产业的领军企业,更吸引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知名环保企业携前沿技术与创新方案跨海赴约。数据显示,来自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韩国稳居境外参展企业数量前五,来自德国、奥地利、丹麦、荷兰、日本、韩国、挪威、英国、美国等10大国家及地区展团盛装亮相,带来原汁原味的国际环保技术解决方案。


来自丹麦的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丁思平先生表示:“尽管行业面临市场冲击,但高端需求逆势增长。我们在现场接待了很多新、老客户,洽谈深入且充分,不仅与客户初步达成合作共识,对后续推进也持乐观态度。中国环博会凭借专业的展会组织能力和良好口碑,有效助力我们实现品牌推广与市场拓展,这也是我们始终将其列为同类展会首选的重要原因。”


面对中国环保企业“出海”的澎湃浪潮,展会同步启动 “全球链接计划”,构建双向往来的“绿色桥梁”:特别邀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 “一带一路”沿线10余个国家的专业采购团组赴会,更吸引来自阿根廷、韩国、印度、俄罗斯、越南等 71 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专业观众莅临参观,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赋能格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然荣先生表示:本届中国环博会海外观众显著增多,东南亚、巴基斯坦等地区客户对我们的小型垃圾焚烧设备兴趣浓厚。


中山斯瑞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薛志峰先生也认为:今年现场的海外观众大大增加,我们收获了大量精准对接的海外客户需求,且需求的针对性与匹配度均表现突出,整体参展体验令人十分满意。

 

  • 多元互动,深耕知识交互,解锁价值共生

作为展会核心IP之一,中国环境技术大会始终以前瞻性议题设置、顶尖嘉宾阵容与专业运营水准备受业界瞩目。2025年大会历时4天,特邀超460位行业领袖、技术专家及科研学者,围绕双碳战略、循环经济、资源化等热点领域,打造3场高密度知识分享矩阵,为现场近5000名来自政、产、学、研各领域的听众,呈现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洞见的思想盛宴。


"技术大会搭建的跨界交流平台,让我们不仅捕捉到前沿技术风向,更在与科研机构的深度对话中找到了技术转化的新路径。"浙江微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雷先生表示,这种沉浸式的知识交互,正成为企业突破创新瓶颈的重要助力。


展会同期还匠心打造了立体化的活动矩阵:百强企业颁奖典礼致敬行业标杆,环卫车辆动态路演实现技术场景化呈现,环保 CEO 圈享会构建高端人脉网络,环保创新秀为新锐技术提供孵化舞台,全球首发平台聚焦前沿成果转化,"循环宇宙" 艺术装置将环保理念融入沉浸式体验,更有环博会专属文创体系打造情感连接纽带。这些特色活动突破传统展会的物理空间局限,形成 "技术展示 - 商务对接 - 理念传播 - 文化体验" 的四维生态。


"从干货满满的技术论坛到充满创意的艺术装置,每一天都能发现新的价值点。" 一位来自光大水务的参会者坦言,这种多维度的参与感,让环博会真正成为了解行业、拓展资源、启发思考的一站式平台。


当多元平台的光芒交相辉映,中国环博会已超越传统展贸载体的定位,逐步进化为承载产业梦想的价值共同体 —— 这里既是前沿技术的 "首映礼" 现场,也是创新思想的 "发酵池",更是绿色理念的 "传播场"。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这场年度盛会正以更开放的姿态,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势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平台聚势,链接全球—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载誉收官-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平台聚势,链接全球—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载誉收官-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平台聚势,链接全球—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载誉收官-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平台聚势,链接全球—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载誉收官-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